设首都联邦区治理城市病
议会政府选址方案已确定
2010年7月,时任总统的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提出将莫斯科建设和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计划,民间称之为“扩容”倡议。根据这一计划,俄罗斯将成立“首都联邦区”,即“新莫斯科”区。同年12月7日,莫斯科市杜马和莫斯科州杜马批准了《莫斯科市与莫斯科州行政区域界线变更协议》。同年12月27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批准了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两个联邦主体版图变更协议。版图变化将于2012年7月1日执行。
同时,莫斯科政府进一步完善修定莫斯科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战略规划,对莫斯科扩容作出宏观定位,确定了城市建设分区的总体状况,从莫斯科的城市交通系统、生产发展系统、居住用地系统及生态环境保护系统考虑,经营城市,在“生态化、绿色化”前提下,完成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设计布局的建设分区和生态环境的景观分区。
按照现实施的扩容规划,新区将分成三个功能区带、六大功能圈。三个功能区带分别为:相对城市化的近区带、住宅和部分项目的中区带、旅游休闲的远区带。根据城市的基本功能,还划分有六个功能圈,即行政圈、金融圈、研究与创新圈、大学圈、医疗圈、休闲旅游圈。
据莫斯科市市长索比亚宁介绍,莫斯科市新获得的地区将规划为三个地带:靠近莫斯科的地区将进行部分城市化,建设行政和商业中心,中间地带是拥有部分自然环境的区域性住宅和社会服务设施,外围是旅游休闲区,将会保留现有的自然环境。森林将达到500平方公里,相当于新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并规划出数十个自然保护区。
莫斯科高等经济大学校长库兹米诺夫对媒体表示,他准备提出建议,在莫斯科市区只留下十几所主要的科研型大学,其他100多所大学全部迁出,以减轻交通负担。据他透露,目前有100万大学生和高校教师需要每天在市区乘车穿行。
莫斯科扩大版图后,国家政权机关的办公地点将全部转移迁至外环公路以外的新区,行政、立法、司法机构无一例外,如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家杜马(议会下院)、总统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总检察院、联邦最高仲裁法院、司法部等数十个部委等都在搬迁之列。7月中旬,对各联邦机构的登记和审计已经基本完成,各机关单位办公地点的选址方案框架也已基本敲定。